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部
二〇一一年
目 录
一、“十二五”环境科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环境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1.科技计划全面部署实施,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2.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3.当前环境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环境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1.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2.“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
(一)水污染防治领域
1.流域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水质改善
2.“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技术研发与示范,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3.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研究
4.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与示范
(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1.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灰霾综合控制研究
2.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3.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技术开发和示范
4.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5.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技术研究
(三)生态保护领域
1.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研究
2.城市生态保护研究
3.农村生态保护研究
4.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保护研究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领域
1.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2.固体废物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3.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
4.化学品及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支撑技术研究
(五)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1.农村土壤环境管理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2.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研究
3.矿区和油田区土壤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4.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支撑技术研究
(六)绿色经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领域
1.低碳经济环境评估和绿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工业污染预防和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3.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七)环境与健康领域
1.环境健康调查技术和相关政策研究
2. 环境污染的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3.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八)环境监管技术领域
1.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2.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
3.环境政策与法规研究
(九)环境基准与标准领域
1.环境基准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2.环境保护标准制订技术和方法研究
(十)核与辐射安全领域
1.核安全设备质量保障及核材料安全与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技术研究
2.核应急与反恐技术研究
3.辐射照射控制技术与辐射源安全管理研究
4.放射性废物安全和核设施退役安全研究
5.电磁辐射环境容量及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6.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技术和法规标准研究
(十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领域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支撑技术研究
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3.生物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4.保护臭氧层研究
5.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研究
6.全球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7.污染物跨国境输送机制研究
(十二)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
1.依托重大专项建立产业化平台
2.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
3.环境服务业支撑技术研究
五、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一)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1.共性和关键技术类
2.重点行业污染控制类
3.城镇污染控制类
4.农村污染控制类
5.环境保护产业类
(三)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建设
六、投资估算和落实途径
(一)投资估算
(二)落实途径
七、实施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环境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环境科技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三)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环境科技队伍建设
(四)加强国际交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倡导公众参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
一、“十二五”环境科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环境科技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环境科技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为适应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科技发展要求,开拓创新,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任务部署,大力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国家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1.科技计划全面部署实施,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1)“科技兴环保战略”正式确立,三大建设工程不断推进。200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出台了《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科技兴环保战略。环境科技创新工程、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期间,在环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过程中,环境保护系统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34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6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6项、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几十项。在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数量年增幅超过100项,总数已达到1250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后发布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新发布了20余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0余项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和6项污染防治较佳可行技术指南,技术引领总量减排取得成效。
(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全面实施。2007年12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十一五”期间,“水专项”任务已全面部署落实,共设置33个项目,238个课题,总资金投入为112.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预算45.43亿元。目前围绕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建设,已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重点突破了一批“控源减排”关键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以及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了一批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综合集成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示范流域水质改善。
(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有序开展,阶段性成果显著。紧密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积极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支持的项目总经费已达7.8亿元,为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区划、政策创新和环境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1)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共有443项基础理论类、软科学类和应用技术类成果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登记,有218项成果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其中部分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技术方面,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8年,在多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成功发射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A、B星,为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初步实现天地一体化提供了科技支撑。开展了“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产排污系数核算”,完成了覆盖全国32个大类工业行业、362个小类工业行业的产排污系数核定,完成了城镇生活污染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产排污系数核定,填补了我国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基础数据空白。全面完成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环境科技保障战略研究,确立了未来10~20年环境科技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谋划“十二五”及至更长远的环境科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环境科技支撑决策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成立了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形成了环境保护“统一战线”的基本构架,广聚了国内环保领域的专家,建立了环境科技的国家人才库,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重大决策发挥了关键科技支撑作用。环境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院所得到较快发展,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环境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截至“十一五”期末,环境保护系统内有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涌现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截至2010年年底,建成1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另有9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中。初步建成了与环境科技、环境管理和综合决策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了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和运行高效的科研实验平台,使其成为我国环境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和原始性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水、气、土壤、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等技术和产业重点领域,已建成11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另有9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建设中,提升了我国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发和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3.当前环境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环境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是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1)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看,环境科技需要进一步与环境管理决策紧密结合。针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流域水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等环境保护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环保产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工艺材料、关键技术和设备水平整体比较落后。
(2)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尚不足以完全解决复杂、潜在和新型环境问题。部分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研究不足,环境污染过程、演变规律、污染物传输和控制途径等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基准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环境监测理论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研究明显不足。
(3)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目前,我国环境科技创新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环境科技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环境科研工作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不够,难以形成长期的、整体的科技支撑能力。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形成成熟的环保产业。环境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人才匮乏。
(4)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野外观测与综合实验条件严重不足,环境监测评价表征技术亟须深入研究,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薄弱,环境监测和科研仪器设备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特别是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科研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5)应对国际环境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显不足。目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防治、生物安全管理、汞污染防治、污染物跨境输送等方面的举措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我国相应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控制网络体系尚不健全,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履行国际公约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环境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1.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当前,环境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众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科技的研究对象、内容不断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内涵不断丰富。
(1)研究领域从单一环境要素向生态系统整体转变。发达国家在环境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进入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综合集成研究阶段,并通过数字地球技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环境信息网络,实现环境要素的长期连续观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我国在环境基础研究中,也加强了天地一体化、多环境要素交互影响的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在具体研究领域,表现出研究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研究内容由单一因素到多元因素,研究范围由小尺度到区域,以至全球性大尺度的转变。
(2)研究手段从传统技术方法向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促进技术创新转变。针对复杂的自然过程及重大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需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集成。与此同时,其他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也不断融入到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分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和深入,使环境科研与高技术发展融为一体。在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方面,已由常规监测向集多种类型、多种手段监测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方向发展。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立,为环境科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3)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重点从末端治理向全防全控转变。环境科技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需要把绿色技术融入各个领域,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而使环境与发展协调。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绿色制造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发达国家引入了清洁生产理念,本世纪又引入了循环经济理念。当前,全球又兴起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浪潮。
(4)环境应急技术从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和事后应急并重转变。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环境预警体系,欧美各国在其主要河流上都建有完善的水质预警系统,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起到积极有效的监控作用。近年来,随着突发环境事件的频繁发生,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和预警水平,保障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风险识别、评估、预防、应急处置等环境预警和监控技术已成为我国环境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
(5)研究热点向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类环境风险转变。随着对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损害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在关注以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代表的常规污染物及其控制的同时,国内外越来越关注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纳米材料等新型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注环境污染导致的突发性和累积性健康风险。环境健康风险防范已成为国内外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环境污染的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环境健康基准、标准及法律法规,建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体系等是我国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
2.“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需求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环境科技要遵从“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 的环境保护总体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为积极探索新时期环境保护新道路,为“十二五”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1)面向改善质量的环境保护目标,探明环境污染演变与生态退化机理和调控机制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逐步强化环境质量的约束性要求。为此,迫切需要面向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开展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研究。针对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进一步探索污染物在区域、流域尺度和多介质环境下的演变机理和调控机制,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环境管理技术,以及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作用机理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针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其复合生态毒理效应,探索其控制和削减的技术原理。
(2)面向污染减排的环境保护目标,研发污染控制技术、培育环保产业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按照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要求,进一步实施环境污染全防全控战略,有效控制重点污染物的排放。为此,迫切需要研究环境污染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高效治理的对策和技术途径。需要探索我国环境保护的新机制、新体制和新制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并开展环境基准与标准、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生态管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要加强水、大气、土壤、固废等污染控制技术、快速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提高环境保护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促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3)面向风险防范的环境保护目标,提升环境综合监管能力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强重点领域的环境风险防控,维护环境安全。针对支撑环境管理从常规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的关键技术问题,急需开展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预防与应急、监测与预警、生态修复与恢复等一系列环境应急管理的技术研究。针对我国环境与健康方面研究分散、基础数据缺乏、风险性大、事故频发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健康调查和管理研究,构建环境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突发环境健康事件应急处理和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我国核与辐射安全领域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与辐射应急与反恐防恐、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退役核设施安全防范、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等技术研发,促进核与辐射安全科技进步。
(4)面向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提升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能力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针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政策、技术和方法研究,同时需要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安全控制方法、消耗臭氧层物质环境管理技术、全球汞污染控制支撑技术、国际水域与跨境河流环境污染管理和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物长距离传输机理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5)面向环境保护主战场,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建设的需求。“十二五”期间,环境科技能力建设要紧扣环境科技发展趋势,结合环境科技发展规划确立的重点任务,立足于提高环境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力,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需要继续完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体系建设,同时针对环境科技基础数据与信息获取能力薄弱的现状,为阐明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需要建设长期的、多要素的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紧密围绕制约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全面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引领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方向,为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规划原则
1.需求引导、自主创新
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引导,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2.立足全局、突出重点
适应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优先安排制约区域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或共性技术研发,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质量。
3.技术优先、夯实基础
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技术综合、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真正发挥环境科技在环保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4.跟踪深化、注重实效
集成已有科技成果进行跟踪深化和系统开发,及时攻克实际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整合资源、保障实施
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各方优势,鼓励竞争,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适应“十二五”以至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初步阐明区域、流域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与演化机理,基本建立起基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全防全控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围绕约束性指标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源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围绕环境质量改善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围绕风险防范构建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技术体系。调查和掌握重点地区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状况,夯实环境基准、标准制订的科学基础;逐步搭建起国家环境科技基本能力、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与人才培养平台,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初步构建国家环境科技的理论体系。阐明我国区域/流域性重大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机理和机制。提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优控污染物筛查、环境暴露和风险评价优先/关键技术,提出应对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评估方法和缓减措施,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2)产出一批污染防治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研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境污染物控制与生态保护关键技术,提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较佳可行技术体系。引导和培育5家以上环保产学研联盟,创新流域、区域污染治理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
(3)提供满足国家环境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初步建立以总量削减和源头控制为核心的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及应对生态退化的全防全控科技支撑体系,提出我国重点地区和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对策。初步形成环境应急监测、风险评估、预报预警及环境质量管理等技术体系,为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的约束性指标、实现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4)形成与国家环境科技需求相适应的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新建10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工程技术中心的布局,启动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初步建成相对完善的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环境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获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撑能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环境保护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生态环境杰出人才”,在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中,中青年科研人才所占比例达到40%以上。
四、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
(一)水污染防治领域
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态监测和饮用水净化与输送成套工艺与装备。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重点流域示范区水质明显改善,确保饮用水安全。
1.流域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水质改善
与国家、地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以“三河三湖、一江一库”流域为重点,针对流域主要水环境问题及科技需求,研发和集成流域控源减排、水环境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生态修复等整装成套技术,并开展工程规模化示范。开展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重点开展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管理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时开展水污染控制决策技术与经济政策示范研究。将重点流域示范区水环境质量提高一个等级或消除劣V类。
2.“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技术研发与示范,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针对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形势严峻、水污染事故频发、供水设施不适应、监管体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突破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建立“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初步构建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业务化监管平台、工程化技术平台和产业化研制平台。在重点地区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综合示范,使示范城市饮用水源地建设规范、水质达标,出厂水水质全部稳定合格;支撑重点示范区“水龙头”水质达到新标准要求,服务人口超过1000万人。
3.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研究
研究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入海河口区水质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海岸带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估管理技术。研究近岸海域环境容量与总量分配利用技术和近岸海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对策。
4.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与示范
研究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监测模拟预测和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开展地下水和地表水补排和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研究工业危废堆存、垃圾填埋、采油、采矿、地下管道、地下储藏、农业种植等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及其源头控制技术与对策。研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方法,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策略。开展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试点研究。
(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积极促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科技专项的开展。阐明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研发大气常规污染物、有毒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调控方法,初步构建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1.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灰霾综合控制研究
研究典型区域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源排放特征的在线/离线观测技术、颗粒物分物种的定量源解析技术。研究典型区域光化学污染与灰霾的成因和控制对策。选择典型城市群区域,针对光化学污染与颗粒物污染,开展区域空气质量监控、预警与污染源管理技术示范。
2.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城市多污染物复合污染成因解析技术。研究新兴城市群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因、控制对策,并进行技术示范。研究城市间污染物相互作用方式、机理、程度及潜在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区域化程度的诊断与评估技术。研究城市重点污染源综合控制关键技术和优化方案,并选择典型城市开展空气质量达标技术示范。
3.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削减技术开发和示范
研发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针对发电锅炉、钢铁窑炉、建材窑炉等,有机组合现有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开展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厂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恶臭气体典型污染源控制技术及其相应的工艺与设备。研发移动源从油品检验到排放控制的一系列整装技术。开展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4.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和机制、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的支撑技术。针对氮氧化物、细粒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恶臭气体等关键污染物,研发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估方法,筛选出较佳可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车用油品综合保障和监管技术及在用车、非道路机械、飞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管技术,研究移动源大气污染排放控制管理技术。
5.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技术研究
研究室内(车内)空气主要污染物来源、污染特征与控制途径,研发高效、节能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设备和净化材料。
(三)生态保护领域
为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基本框架提供科技支撑。掌握重大生态问题发生机制、演化机理及其动态监测与调控措施,研究资源开发环境准入、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集成并创新生态系统过程调控、生态重建与生态系统管理关键技术。
1.区域/流域生态保护研究
研究区域/流域生态质量调查与评估方法,以及重大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区域/流域生态系统分区调控技术,各类生态功能区保护评价和调控指标体系,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与生态风险评估预警技术。研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区识别与管理技术、重要生态保护地保育与监管技术,以及基于生态资产流转的区域生态补偿技术方法。
集成并创新区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过程调控、生态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并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技术示范。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应对策。研究人类开发活动及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响应对策。
开展国家保护目标导向下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空缺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保护区制度体系研究、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2.城市生态保护研究
研究典型城市及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与空间布局生态效应评价、生态适宜性分区、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构建与空间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态承载力估算方法和水土资源高效配置利用技术。研究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城市建设和成效评估指标,以及建设低碳城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技术。
3.农村生态保护研究
研发农村生态系统监测、诊断、评估技术,构建农村环境生态系统健康模式。研发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发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途径及农村清洁能源生产、利用的技术与设备。研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贮运及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农产品产地生态安全评价技术与区划方法,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友好型产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等关键技术,并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技术示范。研究生态农业的环境、经济效益,开展农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研究不同生态经济区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开展支撑和完善农业农村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研究。
4.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保护研究
重点研究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胁迫机理、风险源识别、生态监测指标、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分级预警技术。研究资源开发区和重大工程区生态效应评价、生态系统演变过程调控、生态风险规避与应急对策、生态保育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标准和技术导则等技术方法,并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技术示范。研究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与保育技术,并开展资源开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生态补偿政策等方法研究与技术示范。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领域
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处理处置关键技术,提升我国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科技水平。初步开发一批满足国家化学品环境管理需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有毒化学品管理技术,从源头防范化学品长期潜在的环境风险,为制定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科学管理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1.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选择化工、有色、钢铁和制药等重点行业,研究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减量化关键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提出相关技术经济政策。研究包装废物、低品质塑料、电子废物、废旧轮胎等固体废物的破碎分选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技术。开展大宗重金属尾矿渣回收和综合利用示范,深入研究固体废物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针对含铅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石棉废物等产生量大、处置和利用困难的危险废物,开展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研究以资源消耗、环境安全等评价为核心的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技术评估方法。针对已经处理的大宗固体废物,研究其长期安全性评估标准以及管理机制。
2.固体废物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开展生活垃圾填埋新工艺研究与工程示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大型炉排生产技术和焚烧工艺控制技术,研发垃圾综合处理及有机物厌氧产沼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研究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飞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类废物非焚烧处理处置新技术。研发固体废物工业窑炉共处置关键技术、设备及建筑类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开展污染型尾矿渣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和示范。研发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漏检测、污染场地探测、堆体稳定化等填埋场安全操作运行技术。
3.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
研究不同行业危险废物产生途径、污染特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研发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等危险废物处置和利用技术、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理技术与设备。研发危险废物鉴别分析和标样制备、风险评价等应用技术与配套设施。研究危险废物处置运营、管理技术及技术经济政策。研究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选址的风险评估技术,突发环境事件中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技术。
4.化学品及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支撑技术研究
研究化学品风险管理、无害化管理基本技术方法和相应的政策制度。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化学品及化学农药环境风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新化学物质生态危害测试、预测评估和化学品暴露评价技术。
(五)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积极促进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科技专项的开展。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决不同地域农村土壤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1.农村土壤环境管理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研究农用地土壤污染来源、发生机制及污染特征,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安全性划分方法。研究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识别技术。研发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基于种植制度调整及保护性耕作的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技术。研究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
2.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研究
研究典型工业场地及含水层污染特征调查、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新型污染物筛查与毒性测试技术、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监控预警技术和监管机制。开展不同类型工业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3.矿区和油田区土壤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矿区、油田区土壤及废弃地污染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污染源动态监测、控制与预警技术。研发矿区土壤及废弃地复垦和稳定化风险控制技术、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设备,并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4.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支撑技术研究
开展我国土壤污染环境管理急需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制订方法学研究。研究我国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调查、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以及工业污染场地建档和分类管理技术。开展土壤环境区划方法及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六)绿色经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领域
研究确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策略。重点突破环境优化经济的有关理论,研究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掌握工业污染预防、过程控制和工业园区生态化管理技术,为国家环境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低碳经济环境评估和绿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构建不同经济类型区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环境评估和环境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潜力,并选择典型地区和行业开展绿色生产模式示范。研究我国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评价指标及绿色贸易政策。系统研究发展循环经济与实施污染物减排的互动关系。
2.工业污染预防和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适合于我国国情和不同区域特点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企业和产品生态效率评估、生态设计、污染过程控制途径和方法。研究重点行业基于全过程控制的产污强度准入指标,并开展产排污系数后评估及其应用研究。系统研究环境标志认证、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温室气体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典型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物质代谢机理、产污途径、削减措施和生态化管理技术。研究重污染行业或地区发展生态工业的关键支撑技术和产业链接技术。研究我国静脉产业园区污染减排源头控制、过程调控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工业园区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术与方法,并选择典型地区开展示范。
3.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针对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金属污染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开展钢铁、稀土、火电、煤炭、化工、建材、造纸、酿造、发酵、制药、纺织等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发从锰、铅、锌、铜、汞、砷和黄金冶炼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中回收重金属和贵金属的工艺技术,并开发规模化综合利用废渣的技术和设备,推进其产业化。
(七)环境与健康领域
以重金属污染等为重点,研究区域性和流域性环境健康风险控制技术。开展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为初步构建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综合监测、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经济、技术可行的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对策与技术措施,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环境健康调查技术和相关政策研究
研究确定重点区域/流域特征污染物、优控污染物。研究慢性累积型和突发型环境健康事件调查、评估、响应及处理处置方法。研究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降低环境健康风险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2.环境污染的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区域/流域多介质、多途径或复合污染物人体暴露和历史暴露评估方法。研究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和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测的程序、模型和方法,国家环境健康风险区划和分级技术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开展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开发环境化学品毒性预测模型。
3.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研究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和数据采集技术,开展典型地区环境污染物的人群暴露生物监测示范研究。研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环境健康风险的阻断、控制、防范和预警技术方法。
(八)环境监管技术领域
开展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研究。研发环境监测新方法与新设备。研究工业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毒性识别和风险管理技术,提出环境优化经济的基本规律、政策和对策,为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1.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研究水、气、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点位优化调整技术及环境和污染源监测数据采集、传输、汇总、综合评价及表征技术。研究完善环境质量要素评价、综合评价指标和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技术。开展省级行政单元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研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资源的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开发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研究环境监测信息化集成与资源共享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新型污染物监测方法。研发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源监测技术和设备。研究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2.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
开展现场环境监察和环境应急管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技术、生态环境监察执法技术等。研究工业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毒性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重点研究医药、农药、染料、炼焦等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环境质量变化预警方法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3.环境政策与法规研究
研究环境优化经济的基本规律和政策框架,环境保护对优化经济结构的贡献率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历史性转变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新体制、新机制,包括环境准入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等。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方法、政策和保障制度。
(九)环境基准与标准领域
积极推进环境基准科技专项立项与实施。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体系框架,研究完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及配套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规范体系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
1.环境基准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设计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环境基准研究路线图,开展区域环境特征调查和生物区系研究,筛选代表性生物物种和优先污染物,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区域环境特征的风险评价、暴露评价及生物富集评价模型与生态毒理学数据库。
研究流域水环境风险污染物筛选甄别、危害评估、暴露评价及排序技术和方法。研究水生态基准、营养物基准、人体健康基准方法学。研究我国重点水体典型水生生物筛选、生物毒性测试及优先污染物环境分析技术。研究营养物基准、标准制定关键技术。
评估我国现行大气质量标准所参照的基准依据,研究构建我国大气质量人体健康基准、生态基准、物理基准的关键技术。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调查评估方法及各类土壤环境基准,重点研究基于食物链暴露途径和生态风险的农田土壤环境基准,以及基于人体健康和地下水迁移风险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基准。
2.环境保护标准制订技术和方法研究
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开展以支撑解决重点环境问题为目标的标准簇构建方法学研究。开展环境保护标准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建立环境保护标准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录。
开展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经济评估研究。开展适用于区域/流域污染防治的环境保护标准制定方法学研究,水、气、固废等排放(控制)标准体系优化与整合技术研究。开展行业型与综合型排放标准及生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与标准制订技术方法研究。
开展环境标准样品研制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重点加强环境基体标准样品、有机监测标准样品、生物组织标准样品、土壤及水中重金属标准样品以及温室效应气体、零标准气体等气体标准样品的研究。研究车用油品中有害物质标准样品。
(十)核与辐射安全领域
初步形成核与辐射安全技术体系。按照核电发展规划,充分调动社会科研力量,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1.核安全设备质量保障、核材料安全与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技术研究
开展核安全设备设计验证、抗震鉴定、环境鉴定、老化管理等相关分析试验和监督技术研究。开展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能力验证技术研究。开展核安全设备材料、制造关键工艺技术攻关。
开展核材料探测手段、闭合衡算技术研究以及实物保护系统评价技术研究。开展放射性物品运输货包设计、容器性能和运输方式的技术研究,开发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评价软件,研发货包安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
2.核应急与反恐技术研究
开展严重事故源项、事故后果评价和应急体系评估方法研究。开展恐怖袭击后果评价和反恐应急体系研究。
3.辐射照射控制技术与辐射源安全管理研究
重点研究辐射环境监测、核设施辐射效应评价方法和放射性废料安全处置技术。开发废旧放射源的再利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等资源的循环使用技术。研究放射性伴生矿名录及管理方法,研发高风险放射源全过程监控以及失控放射源搜寻与回收等技术,研发高风险放射源实时(在线)监控及数据传输技术和软件系统平台。
4.放射性废物安全和核设施退役安全研究
研究放射性废物管理优化分析技术,铀尾矿及伴生矿安全现状评价技术。研究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处理、分离嬗变过程、处置场选址、地质处置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开展铀尾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研究重水堆退役安全与环境评价技术以及铀矿、含钍稀土矿冶水污染治理技术。
5.电磁辐射环境容量及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开展城市环境射频电磁辐射环境容量研究,掌握各类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电磁辐射水平。研究区域电磁环境质量标准、总量控制目标及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电磁环境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6.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技术和法规标准研究
研究新一代核电厂安全审评、概率安全分析与风险管理应用技术。研究核临界安全程序实验验证方法和核设施运行安全监督技术。开展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框架研究,研发支撑我国先进核电厂安全运行与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
(十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领域
突破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和国际履约的关键技术。围绕全球环境变化和国际履约问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风险控制等方面技术成果,提升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能力。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支撑技术研究
研究大气污染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气候变化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监测方法,污染控制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和技术政策,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减排潜力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源与汇的影响,研发重大生态恢复工程碳汇功能评估技术。研究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
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研究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突发性事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预警、应急和后评估技术。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与适应关键技术。研究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技术。研究区域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3.生物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研究外来物种入侵途径、扩散机制、危害机理、预警机制及其生态风险评价、管理与防除控制技术,以及有效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国家政策与法律框架。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及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开展转基因改性活生物体生产、转移、食用、处理和环境释放的监管机制研究。
4.保护臭氧层研究
针对我国安全有效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需要,研究评估淘汰氟氯烃(HCFC)替代技术选择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替代技术的环境和健康影响。分析研究我国不同履约对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提出我国履约战略建议和产业对策建议。
5.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研究
开展典型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排放、检测与表征方法学研究。研究我国典型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来源、污染浓度、污染特征、迁移规律、削减与控制技术,以及生态风险评价和预警技术。
6.全球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典型行业汞污染来源、特征、迁移规律、控制技术。研究重点行业汞污染排放削减政策,含汞产品替代技术。研究汞污染控制国际谈判技术对策。
7.污染物跨国境输送机制研究
研究跨国境水体、陆域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研究光化学烟雾、气溶胶、酸雨等大气污染物及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有毒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机制、生态效应及控制技术。研究沙尘暴成因、传输途径、影响机制和控制对策。
(十二)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
加强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的科技支撑。通过“水专项”及其他各类科技专项、科技计划的实施,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引导和培育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1.依托重大专项建立产业化平台
通过实施“水专项”,重点突破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在线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检测仪器;研制高通量、高选择性的现场快速检测仪等痕量有机物检测等仪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膜技术、新型反硝化反应器、污泥厌氧消化能源回收利用设施及设备等;研发大型臭氧发生器设备、饮用水处理用膜组件等;提高设备国产化率,降低成本,形成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太湖、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国家研发平台及流域控制单元总量减排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我国水环境关键设备装备产业化水平、平台建设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2.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
以垃圾处理、脱硫脱硝、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为重点领域,研发焚烧烟气控制系统、渗滤液处理等垃圾处理技术,大型工业装置除尘、烟气脱硝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重点流域和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与污染土壤修复等成套技术与装备,以及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等污染源在线监检测技术。研发和示范一批新型环保材料、药剂和环境友好型产品。
3.环境服务业支撑技术研究
以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为重点,探索和建立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与模式。
大力提升环境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测服务、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环境技术服务技术水平,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
五、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
(一)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
根据“十二五”环境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服务国家环境保护决策和监督管理为宗旨,以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秀科研团队,提升环境基础科研能力为目的,建设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主要建设方向:水污染防治(包括饮用水源地保护、河流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地下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方向)、大气污染防治(大气复合污染模拟预警与调控、背景大气监测、空气污染预报预警、气溶胶污染控制与模拟、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模拟等方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污染控制、危险废物全过程控制、化学品环境行为模拟等方向)、生态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等方向)、土壤污染防治(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方向)、环境与健康(环境与遗传方向)、环境监管技术(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污染物计量和标样、环境规划与政策情景模拟,数字环境与预警模拟、环境基准和风险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方向)、核与辐射安全(核与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和监测、放射性废物污染控制与模拟等方向)、全球环境问题研究(温室气体污染与控制、跨界河流污染控制等方向)以及包括重金属污染防治在内的支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其他建设方向。
(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按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发展需求,以环境污染防治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以环境科研成果系统集成、工程化研发和产业化推广为重要任务,服务并支撑国家环境保护科学决策和监督管理。
1.共性和关键技术类
针对不同行业共性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突破长期制约我国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为制订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和指南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方向: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方向)、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河流、湖泊水污染生态修复方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等方向)、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污染场地修复方向)、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技术与装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方向)、重金属污染物防治技术与装备(铅、铬、镉、砷、汞污染防治,铬渣处理与资源化等方向)、环境信息技术技术与装备(环境信息技术方向)。
2.重点行业污染控制类
针对重点行业污染问题,开展清洁生产技术、行业污染防治共性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为制订行业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和指南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方向:水泥行业、火电行业、石油和化学工业、印染行业、农药行业、制革毛皮行业、酒精酿造行业、造纸行业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污染防治共性技术与设备。
3.城镇污染控制类
针对城镇生活中普遍的水、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问题,开展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共性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为制订城镇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和指南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方向:城市污水(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方向)、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垃圾回收处置与资源化、城市垃圾焚烧与资源化、城市垃圾填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方向)、机动车污染、船舶污染等的防治技术与设备。
4.农村污染控制类
针对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开展农村地区各类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研发,为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和指南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方向:村镇生活污水、农村面源(畜禽养殖业、农药化肥面源等方向)污染等的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
5.环境保护产业类
针对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药剂、材料和专用仪器设备,废物资源化利用及静脉产业发展问题,开展环保产业产品、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为制订环保产业相关技术政策、标准和指南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方向: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药剂、材料(膜技术方向)、环境污染防治专用仪器设备(包括过程监控仪器、监测设备,其他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工业资源循环利用、静脉产业与资源化(包括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废汽车拆解与资源化、废旧电池资源化、脱硫石膏资源化)。
(三)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建设
立足于阐明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机制,以长期监测、试验研究为核心任务,先期建设一批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逐步形成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综合决策需要的野外生态环境研究网络,为环境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能力支撑。
主要建设方向:湖泊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河口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重大涉水工程区域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城市大气野外观测研究、区域及全球大气野外观测研究、典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等。
六、投资估算和落实途径
(一)投资估算
为实施本规划12个领域的重点科技任务以及建设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和野外观测研究站,预计需要国家在环境保护科技领域投入经费约220亿元(不包括地方配套、企业投入和国际合作资金)。其中,重点领域科研业务费210亿元,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野外观测研究站建设)经费10亿元(参见表1)。
表1 “十二五”环境科技规划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亿元) | ||
重点领域 | 水污染防治领域 | 50 |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 30 | |
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 | 20 |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领域 | 20 | |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 20 | |
绿色经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领域 | 10 | |
环境与健康领域 | 10 | |
环境监管技术领域 | 10 | |
重点领域 | 环境基准与标准领域 | 15 |
核与辐射安全领域 | 10 | |
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领域 | 5 | |
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 | 10 | |
能力建设 |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 2.5 |
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 6 | |
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 | 1.5 | |
合 计 | 220 |
(二)落实途径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环境保护投入。为有效实施本规划,要大力开拓和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渠道。主要包括:
(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根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总体部署,解决我国水污染控制和治理关键科技问题,重点突破工业污染源控制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以及水环境监控预警与管理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2)国家科技计划。对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力争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如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环境科技的资金投入。
(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对于环境保护部门需要的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通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给予稳定支持,主要开展环境保护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环境技术前期预研、环境污染治理及应急处理实用技术开发及环境监管技术研究。
(4)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环境保护部每年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有关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支持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日常运行。
(5)部门、行业和地方合作。积极寻求与其他部门和行业开展科技合作,针对跨部门、跨学科的环境科技问题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增加环境科技投入,开展区域性环境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6)企业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企业自主开发环境技术和产品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大环境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自筹资金参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科研项目。
(7)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合作渠道,积极吸引国际资金或基金用于环境科研和技术开发。
七、实施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环境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充分认识环境科技对环境管理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将本规划中与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相关内容纳入本地区环境保护规划,以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逐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科技协作机制,借助相关部门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增强环境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环境管理制度与环保产业政策加强引导,建立企业参与环境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的激励机制,增强技术研发的实用性和示范性。
(二)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环境科技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在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方面,实行领域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组建领域专家委员会,推荐并设立领域首席科学家。在领域专家委员会的监督或参与下,首席科学家负责对本领域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估、执行监督及成果评价等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在成果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登记与管理制度,构建环境基础数据与环境科技成果管理与共享平台,并根据不同需求实行分级共享制度,为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工作提供支撑。
在经费管理方面,完善环境保护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科技经费的使用监督,严格科技项目经费概算、预算和决算程序,健全项目经费审计与绩效评估制度,提高环境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环境科技队伍建设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环境科研领军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等,结合环保领域特点和需求,培养造就一批环境科研领军人才。制定环境科技人才管理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广纳贤才,为高层次人才流动提供信息服务和保障条件。同时,要重视现有环境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重视带动和培养西部欠发达地区环境科技人才。
各级环境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引进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针对学科带头人、科技骨干、基层科技工作者分别制定人才教育、培训和培养计划。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研发、重点学科与科研基地建设,加大对人才培养与科研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年轻人才、复合型人才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环境科技高级专家和创新团队,增加院士候选人才储备。
全国环保系统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要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诚信教育,遏制科学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重视和支持所属科研单位的工作,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集中力量抓好省级创新能力较强的环境科研单位建设,稳定支持其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为环境管理服务。鼓励国家、地方环境科研院所紧密协作、联合攻关。对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环境保护咨询类的环境科研院所,逐步向企业化转制。
(四)加强国际交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在国际环境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培养专业化的国际科技合作管理队伍,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支持环境保护科研院所与国外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开展环境保护领域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加大对环境科技人才国外培训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或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形式的科技交流活动。通过技术引进、革新和集成创新迅速提升我国环境科技的整体水平。
(五)倡导公众参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
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传播生态文明观念,营造有利于环境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加强环保科普资源集成与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众媒体,宣传当前环境形势,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介绍重大环境科技动态。加强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建设,发挥其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作品,推动环境保护科普作品创作工作。培养专业化的环保科普人才,表彰优秀环保科普工作者,充分发挥各地环境科学学会、科研机构、环境保护宣教中心、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组织在环保科普中的积极作用。
苏州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热线:400-110-8500
传真:0512-50310052
邮箱:sales@drtsing.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玉带西路乐邦产业园